设备点检制度
一、总则
1.1为了提高设备的运转率,保证设备在安全、经济、合理的最佳状态下运行,为此就必须及时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,预先发现存在的隐患,及时排除故障,使设备始终处于完好状态,最大限度地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,使其发挥最大效益,特制定本制度。
二、组织机构
2。1设备的巡回点检实行三级巡检作业制度:
厂部管理人员巡检、车间管理人员巡检、班组级巡检。
2。2组织机构如下:
千亿球友会电厂设备巡检系统
二维码+小程序搭建电厂设备巡检系统:电力设施一物一码,后台可以灵活搭建、扫码即可巡检,现场可定位、拍照、视频记录巡检情况;后台可配置巡检计划,通知巡检人员按时巡检防止漏检。搜索“千亿球友会”(https://manage.58faner.com/)即可开通免费使用。
三、各级巡检职责
3。1厂部巡检职责:
3.1。1负责电厂设备巡回点检制度的起草、修改、完善和系统工作。
3。1.2负责电厂巡回点检记录表的发放、收集、归档工作。
3.1。3指导、监督检查各车间及岗位巡检的执行情况。
3。1.4负责编制车间级巡检记录表,按月进行整理、归档。
3。1。5负责起草设备点检的奖惩管理办法.
3.1。6全权处理巡检过程中发现的各种问题,责成相关车间整改问题。
3。1。7厂部每天对主要设备巡检一次,每周全面巡检一次。
3。2车间管理巡检
由车间主管设备主任,技术人员工段长、班长参加
点检周期:每天一次
点检内容:
a、按点检标准规定的项目内容进行检查,监督并复查岗位与维修班组的日常点检记录;
b、检查A类设备(循环流化床锅炉、煤气炉、煤泥泵、引风机、给水泵、循环泵、汽轮机、发电机、主变、破碎机、螺杆压缩机)和B类设备(生产系统上运行设备、运输设备、电气设备)的运行情况和技术状态,发现异常、损坏及磨损情况做好记录。
c、检查设备擦拭和维护情况
检查方法:除感官外,对重要的设备部位和项目要用专用仪器、工具进行检查、测定,以便准确掌握设备的技术状态。车间检查应配备适当的检测仪器。
巡检职责
3.2.1负责全车间所辖范围内的设备巡回点检工作。
3.2。2车间管理人员每天对全车间设备巡检一次,发现问题及时处理,重大事项应立即上报厂部。
3.2。3指导、监督、检查各个班次、各个岗位的巡检执行情况。
3.2.4严格执行厂部制定的设备点检奖惩管理办法。
3。2.5对不按规定执行的应予以处罚,同时奖励巡检好的员工,尤其是避免了重大事故的员工。
3。2.6负责收集和整理设备巡回点检记录表,每天收集按月上报。
3.2.7负责制定各岗位的巡检路线、检查顺序、检查内容等具体事项。
3。2.8认真填写车间管理人员巡检记录表。
3.3 班组级设备巡检
由岗位工和维修工分别进行巡检
点检周期:
岗位工每小时巡检一次。维修工巡检可实行每日1~2次,负责巡检分管范围内的设备的巡检。
3。3.1负责本岗位所属设备的日常维护、保养和巡检工作.
3。3。2每小时对所看护设备巡检一次,并认真填写巡检记录表。
3.3。3按规定的路线、规定的巡检项目和内容进行巡检,做到不漏台、不漏项、不漏点、不漏记。
3。3。4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,本岗位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,若处理确有困难,应及时告知班长,并上报车间.
3.3。5负责设备的卫生和规划区域内的卫生,要做到机器见本色,地面无尘土.
四、各级巡检的基本内容
4.1机械设备运行中的异音、异味等异常声响情况
4.2振动情况。
4.3地脚螺栓及各部联接螺栓、销轴的紧固情况.
4.4负荷大小。
4.5润滑系统工作情况(油温、油压、油位流量、冷却水温等)。
4.6冷却系统情况(冷却水压力、进回水温度、冷却器状况等)。
4。7各个测点的情况(温度、压力、电流、电压、流量、振动值等)。
4。8仪器、仪表的灵敏、可靠程度,读数值是否在正常范围之内。
4.9目测部件是否开焊、撕裂、局部裂纹、断裂等产生的位移变化、速度变化、周期变化及不正常气味等。
4.10跑、冒、滴、漏现象是否达到“ 四无”、“六不漏"标准。
4.11检查安全设施是否齐全;
4.12检查运转部件是否有移位、窜动等。
设备点检考核办法
七、设备点检表明细表如下:
设备类别 | 检查项目 | 存在 问题 | 考核标准 | 备注 |
给水泵
| 驱动装置有无异常声响 | 有 | 扣0.2分 | |
地脚螺栓及各部联接是否松动 | 是 | 扣0。2分 | ||
振动是否在范围之内 | 否 | 扣0.5分 | ||
油杯油量 | 缺 | 扣0.5分 | ||
设备卫生状况 | 差 | 扣0.2分 | ||
压力表是否完好 | 否 | 扣0.2分 | ||
设备责任牌是否完好 | 否 | 扣0。2分 | ||
破碎机
| 有无异常声响 | 有 | 扣0。2分 | |
振动是否在范围之内 | 否 | 扣0.5分 | ||
地脚螺栓及各部联接是否松动 | 是 | 扣0.2分 | ||
主轴承座是否缺油 | 是 | 扣0.5分 | ||
设备责任牌是否完好 | 否 | 扣0.2分 | ||
各点轴承温度有无异常 | 有 | 扣0。5分 | ||
机架、机壳有无开焊、撕裂现象 | 有 | 扣0。2分 | ||
是否有跑、冒、滴、漏油现象 | 有 | 扣0.2分 | ||
设备及现场环境卫生 | 差 | 扣0.2分 | ||
设备类别 | 检查项目 | 存在 问题 | 考核标准 | 备注 |
锅炉 | 各阀门是否润滑 | 否 | 扣0。2分 | |
汽包水位计是否正常 | 否 | 扣0.2分 | ||
各阀门是否漏气 | 是 | 扣0.2分 | ||
炉顶安全阀是否存在漏汽现象 | 使 | 扣0。2分 | ||
26m炉顶各压力表是否完好 | 否 | 扣0.2分 | ||
主要管道和阀门保温是否完好 | 否 | 扣0.2分 | ||
各电机及风机声音、温度、振动、油位是否异常 | 是 | 扣0。5分 | ||
各类设备责任牌是否完好 | 否 | 扣0.2分 | ||
设备及现场环境卫生 | 差 | 扣0。2分 | ||
设备类别 | 检查项目 | 存在 问题 | 考核标准 | 备注 |
汽机 | 机组振动是否超标 | 是 | 扣0。5分 | |
各轴瓦温度是否超标 | 是 | 扣0。5分 | ||
润滑油温是否正常 | 否 | 扣0.5分 | ||
各阀门是否漏气 | 是 | 扣0.2分 | ||
后气缸排气温度是否超标 | 是 | 扣0.2分 | ||
4.2m各阀门是否有漏汽现象 | 有 | 扣0.2分 | ||
各类泵旁边是否有大量积油现象 | 有 | 扣0.2分 | ||
凝汽器螺栓及各部联接是否松动 | 是 | 扣0.5分 | ||
各类设备责任牌是否完好 | 否 | 扣0。2分 | ||
设备及现场环境卫生 | 差 | 扣0。2分 | ||
设备类别 | 检查项目 | 存在 问题 | 考核标准 | 备注 |
发电机 | 进出口风温是否正常 | 否 | 扣0。5分 | |
出口接线柱温度是否正常 | 否 | 扣0。5分 | ||
炭刷是否积灰冒火花 | 是 | 扣0.2分 | ||
运行声音是否正常 | 否 | 扣0.5分 | ||
有无金属摩擦或撞击声 | 有 | 扣0。5分 | ||
有无异常振动 | 有 | 扣0。5分 | ||
端盖螺丝是否牢固不透风 | 否 | 扣0。2分 | ||
定子端部零件有无松动、油污 | 有 | 扣0。2分 | ||
线圈有无过热发红及异常现象 | 有 | 扣0.5分 | ||
设备及现场环境卫生 | 差 | 扣0。2分 | ||
设备类别 | 检查项目 | 存在 问题 | 考核标准 | 备注 |
主变 | 检查所有地脚螺栓紧固螺栓是否松动 | 是 | 扣0。2分 | |
变压器声音正常,吸湿器是否完好 | 否 | 扣0.5分 | ||
变压器充油套管的油位、油色正常,油位与油温对应、无渗油、漏油 | 否 | 扣0.5分 | ||
套管外部无破损裂纹、无严重油污、无放电痕迹及其它异常现象 | 有 | 扣0.2分 | ||
变压器上层油温是否超过85℃ | 是 | 扣0.5分 | ||
本体无渗油、漏油,外壳是否接地良好 | 否 | 扣0.5分 | ||
引线接头、电缆、母线有无发热迹象 | 有 | 扣0。5分 | ||
气体继电器内是否充满油,无气体,压力释放阀是否完好无损 | 否 | 扣0.2分 | ||
设备及现场环境卫生 | 差 | 扣0。2分 | ||
设备类别 | 检查项目 | 存在 问题 | 考核标准 | 备注 |
循环泵 | 检查是否有不正常的振动和噪声,检查地脚螺栓有无松动 | 有 | 扣0.5分 | |
检查冷却水是否畅通 | 否 | 扣0。5分 | ||
盘根是否甩过大 | 是 | 扣0.2分 | ||
压力表是否完好 | 否 | 扣0.2分 | ||
池内是否大量积水 | 是 | 扣0.2分 | ||
空压机 | 控制面板是否完好 | 否 | 扣0.2分 | |
进水阀门是否完好 | 否 | 扣0.5分 | ||
各项参数是否正常 | 否 | 扣0.5分 | ||
机头温度是否正常 | 否 | 扣0.5分 | ||
电机及齿轮箱异音是否正常 | 否 | 扣0。5分 | ||
设备及现场环境卫生 | 差 | 扣0.2分 | ||
设备类别 | 检查项目 | 存在 问题 | 考核标准 | 备注 |
引风机 | 电机及风机地脚螺栓是否松动,机体是否振动 | 是 | 扣0.5分 | |
油位是否正常 | 否 | 扣0。5分 | ||
冷却水是否通畅 | 否 | 扣0.5分 | ||
有无异常声响 | 有 | 扣0.5分 | ||
各类管道保温是否完好 | 否 | 扣0.2分 | ||
设备及现场环境卫生 | 差 | 扣0。2分 | ||
设备类别 | 检查项目 | 存在 问题 | 考核标准 | 备注 |
电除尘 | 仓泵是否漏 | 是 | 扣0.2分 | |
各电磁阀是否正常 | 否 | 扣0.2分 | ||
各变压器是否有异常声音 | 是 | 扣0。5分 | ||
阴、阳极系统是否正常 | 否 | 扣0。5分 | ||
振打及传动系统是否正常 | 否 | 扣0。5分 | ||
设备类别 | 检查项目 | 存在 问题 | 考核标准 | 备注 |
煤泥泵 | 电机、减速机油温油位是否正常 | 否 | 扣0.5分 | |
主泵轴承温度及噪音是否正常 | 否 | 扣0.5分 | ||
液压系统是否存大量漏油 | 是 | 扣0.2分 | ||
各类设备螺栓是否松动、是否变形和开裂 | 是 | 扣0。5分 | ||
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完好 | 否 | 扣0.2分 | ||
设备及现场环境卫生 | 差 | 扣0.2分 | ||
各压力表、传感器是否正常 | 否 | 扣0.2分 |
电气联系信号及维护:
1、联系信号是电气控制室与汽机控制室正常与事故处理,配合操作的指挥令的声光装置。
2、主控室发向汽机的信号有:
(1)”注意”:呼唤信号并伴有音响。
(2)”增加”:表示负荷增加,每次增加1000KW。
(3)”减少":表示负荷减少,每次减少1000KW。
(4)"已并列":表示发电机与系统已并列。
(5)”已解列":表示发电机与系统已解列.
(6)"停机":表示发生事故,已解列需紧急停机。
(7)"更改命令”:表示发生信号有错误,需更改。
(8)”电话":表示呼唤对方用电话联系.
3、汽机发向主控室的信号:
(1)”注意”:表示呼唤信号并伴有音响。
(2)"可并列”:表示通知主控室,汽机转速已达额定可以并列.
(3)”减负荷”:表示汽机运行不正常,要求减少发电机有功负荷,每次1000KW。
(4)”汽机调整":表示由于某种原因,要求司机调整发电机负荷,主控接此令后,不得再调有功负荷。
(5)"更改命令”:表示上次信号发错,主控恢复等待正确信号。
(6)"机器危险":表示机组发生严重故障,需立即解列。
4、信号的使用:
(1)每次发出信号,除”注意”信号外,只准发给一个命令信号,两个以上的信号无效.
(2)凡收到对方信号,均应无条件执行,不得迟延。在事故情况下,除依信号执行外,应加强电话联系。
(3)信号发放只允许班长、司机、定位人员使用,其他人员不得乱动.
(4)每天大夜下放班接班后15分钟内与汽机试验信号,逐一发出逐一复归。
5、重要声光信号的处理:
(1)”注意""减少"信号出现。
处理:
①立即恢复信号。
②将该机负荷减少1000KW。
③保证其他机组正常运行.
(2)"注意""机器危险”信号出现。
处理:
①报告班长、值长。
②迅速降低有功负荷到零,立即断开主断路器,向汽机发”注意”"已解列"信号。
③根据班长和值长命令恢复信号。
机炉报警系统维护划分
机炉报警系统维护划分 | |||
汽机类(1#、2#、3#机) | 维护人 | 锅炉类1#、2#、3#、4#炉) | 维护人 |
发电机主保护动作 | 汽包水位高一值 | ||
凝汽器真空低一值 | 汽包水位高二值 | ||
主汽门关闭 | 汽包水位低一值 | ||
汽机转速高 | 汽包水位低二值 | ||
轴向位移大 | 主汽压力高 | ||
回油温度高 | 主汽压力低 | ||
主油泵出口压力低 | 主汽母管压力高 | ||
瓦块温度高 | 主汽母管压力低 | ||
一段抽汽压力高 | 主汽温度高 | ||
主汽压力低 | 高 | 主汽温度低 | |
主蒸汽温度低 | 主汽母管温度高 | ||
润滑油压低一值 | 主汽母管温度低 | ||
润滑油压低二值 | 一次风机温度高 | ||
润滑油压低三值 | 二次风机温度高 | ||
润滑油压低四值 | 引风机温度高 | ||
润滑油压低五值 | 一次风机事故跳闸 | ||
一次脉冲油压高 | 二次风机事故跳闸 | ||
一次脉冲油压低 | 引风机事故跳闸 | ||
二次脉冲油压高 | |||
二次脉冲油压低 | |||
高加水位高 | |||
凝汽器水位高 | |||
处理程序:仪表人员分为两组,汽机组对三台机进行维护和锅炉组对四台炉进行维护,每组分两部分,维护人为每一部分中的主要责任人,另一个为监护人,接到值长或运行班组的电话后,立即到现场检查处理问题,做好记录并报车间。为了保证每个人都能够全面掌握现场,两个小组每月一轮换。 | |||